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3月 22, 2017 再升級,決定認命的鐵漢旅行! 改名確認! 超級奶爸之背寶寶遊台灣! 靠一條背巾跟偶而租借嬰兒車或嬰兒椅的硬漢輕旅行推薦文章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Jolin 蔡依林的部落格 6月 27, 2010 (圖片引用自: 這裡 ) 蔡依林部落格事件溥紀錄, 今天看到google關鍵字「蔡依林部落格」, 衝上第三位,好奇心使然下就按下搜尋, 原以為是有什麼關於蔡依林的大新聞, 結果排行第一的事, Brain大的蔡依林部落格事件分析, 主要是說某個Blog因為標題打了「蔡依林部落格」, 而被google和yahoo排為首位, 從此被當作蔡依林的Blog留言。 原post如下 brain: Jolin 蔡依林的部落格 始作俑者: 蔡依林的部落格 事實證明台灣很多上網朋友, 跟本就沒在看內容, 直接留言嗎? 因為brain大的po文, 開宗明義是在探討這次事件, 居然也搭上了「蔡依林部落格」順風車, 成為了新的「蔡依林部落格」, 可以看brain大的迴響如下: 「 XX 說道: 06-17, 2010 at 上午 11:04.14 jolin我喜歡聽你的歌喔 XX 說道: 06-25, 2010 at 下午 8:18.15 嗨 我是小於我超迷你的 掰掰 XX 說道: 06-16, 2010 at 下午 12:36.51 依林姊姊你好我是你的小粉絲高XX,雖然我只是個小妹妹,但是你有甚麼小小的心事或大大的心事我可以幫你算算命,但是要給我一些你的小小秘密檔案我才能幫你算命喔!有控欄我的珍珠美人魚不洛格吧 」 這件事好像無疑也告訴文字blog客, 不管你怎麼寫出好的文章, 其實都沒什麼人看? 不過仔細看一下留言的朋友, 好像是以小學生居多, 好吧! 原來台灣的上網人口已經普遍往下降, 那今天開始我要讚成網站分級, 不然實在是點點點。 閱讀完整內容
讀台灣古典詩-詠彰化溫泉-盧三多 9月 16, 2011 溫泉者如何,治病兼養痾 1 。源流在何處,彰化卦山阿。君不見十二勝 2 中仍入選,此中修禊 3 無不善,最是泉勝地亦靈。樂仁樂智 4 興不淺,玉瀉 5 湯 6 槽日盈盈。撫今大地瘡痍 7 甚,心身滌淨妙莫名。我亦願把俗慮洗,免為區區 8 感不平。熱不因人宜澡德,無冬無夏自天成 9 。茫茫佳氣自氤氳 10 ,效同別府 11 廣傳聞。浴罷振衣山上望,眼前詩料 12 許平分。 題解: 本詩為七言古詩,載於《臺灣日日新報》(1934年)。彰化溫泉位於八卦山麓,是導引自八卦山湧出的天然礦泉,人們將湧出之冷礦泉接引上山,加熱後供人沐浴,地點大約是在現今大佛風景區後方停車場(一說位在今培元中學附近)。昭和8年(1933)9月於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(今彰化大佛處)下方設置公共溫泉浴場,計投入27000元興建,面積173坪。戰後(1945年後)一度重建營運,民國40年至50年間,仍經常作為政府機關開會及招待貴賓休憩的場所,現今泉已枯竭,浴場也已不復存在。此詩描寫彰化溫泉勝景,既具治病之療效,景光殊異,兼可暢神。 作者: 盧三多 作者簡介: 澎湖人,日治時期詩人。 彰化出溫泉,也算是百年奇案了,不過就這麼些年光景。 此篇報導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7/11/24/n1912274.htm 從日據時代營建浴場至民國初年尚有營業,但今何在? 無人知曉,甚至還有如下報導,懷疑彰化溫泉真偽。 彰化八卦山溫泉傳說 無文件證明溫泉存在 【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】溫泉季開鑼全台熱呼呼系列報導十一(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二十四日電)彰化縣著名的八卦山大佛風景區上有一條溫泉路,也有一座溫泉公園,不過民眾要是來到溫泉路和溫泉公園,可能發現洗不到溫泉,根據日據時代老照片以及彰化縣志的記載,彰化曾有溫泉。彰化縣政府已聘請專家在八卦山脈探勘溫泉泉脈,在不久的將來,或許彰化縣民也能享受泡湯的樂趣。 根據文獻記載,日據時代在現今八卦山大佛風景區後方的停車場,曾有一間澡堂,上面寫有溫泉兩字,據傳當時日本人都在此洗溫泉,同時被列為彰化十二勝景之一,當地也被稱為溫泉公園,不過耆老楊成家卻認為,那不是溫泉澡堂,最多只是燒滾水的澡堂,由於當時洗澡有熱水可洗就是一種享受,民眾家中也沒有澡堂可以洗澡,因此類似的澡堂就... 閱讀完整內容
讀台灣古典詩-登八卦山謁吳將軍彭年墓-呂嶽 9月 16, 2011 八卦山頭兵敗日,將軍 1 熱血濺沙場。千秋 2 白骨長芳草,三尺孤魂土亦香。 題解: 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醉雪軒吟草》。清廷於中日戰爭失敗之後,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澎,日本接收部隊於光緒21年(1895)3月,自鹽寮海岸登陸,一路向南挺進,臺灣民眾自發的抗日之戰,也從此全面展開。由苗栗地區吳彭年、吳湯興所率領的義軍,自北而南逐步拉開抵禦陣線。7月26日與來自臺中、彰化、雲林及苗栗的仕紳聯手截擊日軍,在八卦山麓與日軍正面對峙,展開激烈交鋒。8月18日終因不敵日軍增援圍勦而潰敗。時吳彭年據守大肚溪畔,不幸亦壯烈成仁。 吳彭年(1857-1895),字季籛,浙江餘姚人,光緒21年(1895)春,以縣丞需駐居臺北,劉永福延請為幕僚。日軍攻陷八卦山時,吳彭年力戰捐軀。彰化人吳汝祥暗中僱工將其遺體同吳湯興、李士炳、沈福山等合葬於八卦山。 作者: 呂嶽 作者簡介: 1901-?,字申甫,彰化鹿港人。父喬南,光緒邑庠生,嶽深受薰陶,年十九始學作詩,先後加入「大冶吟社」、「中社」,曾經校勘林耀亭《松月書室吟草》,著有《醉雪軒吟草》,並抄其父詩作殘篇合集《蘭雪草堂吟草》行世。 心得: 今時今日的八掛山已成附近區民旅遊踏青的好去處,昔日軍事重地之肅殺氣分已不復存在,而獎軍的墓又在那呢?我只見到了,運動的民眾、來往的遊客、八卦山的大佛,誰知道呢? 不過百光年光景,這些詩中景物早已全非,想依尋前人腳步,但所指標的,早已不知埋沒在那個荒山野領之中了! 誰又能尋找的到呢? 我心中對著大佛問道,短短百年,改朝換代繁幾,不知你的心中會記得那個凡人拚命廝殺所得來的的豊功偉業呢? 一切最終還是盡沒黃土啊!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